据消防部门介绍,近年来,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,并呈逐年增长趋势,起火原因主要为电气故障。2011年4月25日,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民房发生火灾,造成18人死亡;2017年9月25日,浙江省台州玉环市一群租房发生火灾,造成11人死亡。这些都是室内电动车电气故障引发的,教训十分惨痛。
消防部门提醒市民:
严禁在小区走道、楼梯间、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。物业管理单位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、充电的,应当制止并组织清理;对拒不清理的,及时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。
消防部门表示,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,一旦在充电过程中因充电发生火灾,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,100秒就能蔓延整栋楼层。不只是火,单是有毒气体,一旦吸入人体就会造成窒息。
如何降低电动车火灾隐患
1、选择安全充电环境
电动车燃烧实验证明,一旦电动车燃烧起来,毒烟以每秒3-5米的速度快速向上,所以1楼电动车着火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,极易造成人员伤亡,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。近期,公安部紧急印发通告:禁止在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楼梯间停放电动车。
充电时,应将充电器放置在比较容易散热通风处,避免狭窄、密闭的环境。尽量在小区内集中充电桩处充电。
2、掌握适当充电时间
很多人为了方便,喜欢夜间在楼道内充电,但这个时间已经超过6-8个小时,过充的话高温容易导致电池自燃自爆。而这个时段所有人都在深度睡眠中,即使发现了,也没有时间逃离。
3、电动车白天或入睡前充电完毕
连续充电超过12小时,或充电器不合格,很容易导致短路并出现火花。最好在白天充电,入睡前一定把插头拔掉。另外也别随便拉根电线充电,一定要用固定的插座,最好一座一充。
4、加强日常自查自检
在平时日常生活中,应该加强对电动车的电线、电路等方面的检查,防止接触不良引起接触点打火,发热,避免线路老化、磨损而造成短路、串电事故的发生。